公司有多个网站的好处(一个公司两个网站)

引言:

我们不仅讲人,还会讲故事,目的就是为了讲述中国人是如何思考的,这和发明创造是有关系的。

这就是文化属性,也是文化基因。

学也学不来,但是可以带来一些启发。

本文把推动计算机产业发展的IT和互联网有奉献的华人,放在一起讲述,不分软件硬件,主要是按照技术关键来叙述。

不止有杨致远

在2019年的时候,韩国电影《寄生虫》上映后,某论坛上出现这样一句话:韩国绝对是个坏榜样,台湾已经出了杨致远,张忠谋,黄仁勋,杨安泽。

这是一个偏颇的观点,韩国三星在世界电子产业链的地位,不是一时半会能够动摇的。

但是寡头经济形态已经形成,这与韩国老百姓的关系已经不是太大了。

华人圈在当下计算机产业的杰出奉献者不仅有杨致远,张忠谋,黄仁勋,而杨安泽则是属于政界的,不在本文讨论的范围之内。

很多人一谈起IT业,尤其是计算机电脑这些概念的时候,首先想到的就是多年盘踞世界富豪榜之首的比尔·盖茨,或者会想到乔布斯,其实在比尔·盖茨之前世界电脑行业的翘楚是一位华人,叫王安。

对现在很多年轻人来说,王安是谁估计是不知道了,搞不好,还以为是台湾歌唱家黄安。

华人企业家在全球商界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遍布多个领域,他们创立的公司很多已成为影响全球,改变世界的科技巨头!

关于盘点”点一下IT界影响全球的12位华人企业家”这条资讯,全网已经很难看到了,感觉华人做出成绩,还不给说,不给纪念的感觉,

这12位且不止12位,他们分别是谁?

王安,王安电脑公司创始人

1920年2月7日生于上海,江苏昆山人。1940年毕业于交通大学电机工程专业,1945年赴美留学。这是解放前国内培养出来的人才。

1951年创办王安实验室。求学期间发明“磁芯记忆体”(即磁芯存储器)。1956年,他将磁芯存储器的专利权卖给IBM,获利50万美元。1964年,他推出最新的用电晶体制造的桌上电脑,并由此开设了王安电脑公司。后来,由于一连串的重大失误,由兴盛走向衰退。

1986年10月,设计师会见美国王安电脑公司董事长兼总裁王安博士。

王安博士当时到底说了什么,不得而知,想必是世界最前沿的电脑知识和对未来的预见吧,反正后来的中国进入一个IT产业高速发展的时代。

1990年3月24日,王安在波士顿逝世。

注意这些时间线,王安简直就是乔帮主和比尔首富的先行者。

所以,很多中国人总是觉得搞IT,搞电子产品,必须抄袭美国才行,很多历史是会给刻意淡忘的,因为有一种历史叫做:口述历史。

王安电脑的失败,很多人归结经营模式和接班人,很少会考虑到一个问题,就是华人精英在美国IT圈的地位。

他们会更多的容纳印度裔人才,当然如果是白人精英就更好了。

这可不是小编说的,我们来看甲骨文创始人是怎么样说的:我们不允许中国人超越我们,我们不会帮助他们培养更多的工程师。

王安的奉献就是发明并改进了磁芯存储器,这在台式机的产生是革命性的一个发明,也是家用电脑普及的关键,相对后面的PC机继承者们,乔帮主和比尔盖茨,王安的发明是实质性的,而后面的那两位更像搞组装机的。

同时,提一下移动存储的领航者金士顿闪存,也是一帮华人搞的,虽然是一个小发明,但是这里面这种中国人的思维模式和变通能力,值得深思。

一个空肥皂盒的故事

说到这里,插播一个小故事,据说这个案例已经是管理学的经典课程。叫做:一个空肥皂盒的故事。

某知名大企业,生存日用品的,引进了一条香皂包装生产线,结果发现这条生产线有个缺陷:常常会有盒子里没装入香皂,总不能把空盒子卖给顾客啊,于是他们只得请了一个学自动化的博士后设计一个方案来分拣空的香皂盒。

博士后拉起了一个十几人的科研攻关小组,综合采用了机械、微电子、自动化、X射线探测等技术,花了上百万,成功解决了问题。

解决方案是在生产线的尾道增加一套检测设备,那是相当的智能自动化。

每当生产线上有空香皂盒通过,两旁的探测器会检测到,并且驱动一只机械手把空皂盒推走。

而中国南方有个乡镇企业也买了同样的肥皂生产线,就是那套还没有经过博士后团队加装智能监测系统的那个经常装空肥皂盒那套。

老板发现这个问题后大为发火,找了个小工来说:你他妈给老子把这个搞定,不然你给老子爬出去,这个小工经过一番思考,很快想出了办法:他在生产线旁边放了台风扇猛吹,空皂盒自然会被吹走,问题解决,少花一百万,也不认识博士后。

说到底,还是思维方式的问题。

秦朝的标准化生产模式

这种思维方式,是渗透到各个领域,各个行业的。

至于大规模生产线,还得要提一下,明朝时代景德镇的陶瓷制作流水线,现在还可以照样恢复生产。

全球现存最古老的陶瓷生产流水线,也是分工最为精细的陶瓷生产流水线——圆器生产流水线(也称“圆器作”),是景德镇的一种瓷业生产组织形态,最早始于明代,以碗、盘、碟类为主要产品。

直到目前,很多小作坊都很难达到这种生产线的设计水平,所以,在中国向全世界输入陶瓷的时候,也输出了流水线的生产思路。

其实,追溯到秦朝的兵器生产,尤其是弩的生产,也是需要流水线设计的。

由于年代久远,现在很难还原其生产过程,但是从出土的三锥型箭头,可替换的弹弓箭的标准件设计,一定是大规模批量标准化生产的。

秦帝国的工匠们每年制造1600万个一模一样的箭头,每个误差不达0.1毫米,有模具制作经验的童鞋可以了解一下。

秦帝国制造的弩,原理和现代的步枪完全相同,甚至零件的模样也和步枪完全相像,装配原理也是一样。

最让专家们烧脑的就是其生产同样是实现标准化、系列化和通用化的。拿起任何一个 零部件就可以安装。

现代世界上一般认为是福特汽车公司发明的,不过一百年的历史,很多中国人也是这样想的。

但是历史的真相告诉我们,秦朝时期的中国人,就已经实现了大批量的标准化生产。

七十年代的时候发生过一个国际笑话,西方曾有人指责我国盗窃他们的专利 ,而实际上也是秦朝留下的文物,这是口述历史的后遗症。

诸如此类的事情太多了,而且是有历史有文物来做见证的。

我们还是继续谈谈当前世界为全球IT业做奉献的华人吧。

张忠谋,台积电创始人

1931年7月10日出生于浙江宁波,24岁作为麻省理工学院毕业的硕士生,他与半导体开山鼻祖、英特尔公司创办人戈登·摩尔同时踏入半导体业,与集成电路发明人杰克·基尔比同时进入美国德州仪器公司。通过10多年努力,成为德州仪器的第三号人物,仅次于董事长和总裁。在1987年在台湾创建台积电,迅速成为台湾半导体领头羊,如今,已经是世界最大的半导体公司之一。当下世界最大的晶圆代工企业。

台积电是一家生产模式为王的企业,可以说富士康们,充其量也是其模式的徒弟徒孙而已。

在讲完明代的景德镇陶瓷制作流水线和秦朝的标准化生产,来介绍张忠谋是非常合适的。

台积电,创造一个行业模式,模式为王。

作为2016年全球前四大晶圆代工厂之一,台积电无疑是无晶圆半导体行业模式的创造者。

在半导体行业的早期,如果一个公司想要设计和销售芯片,那么他们也必须制造这些芯片,但随着芯片制造的复杂性和成本的增长,芯片设计者(特别是微型芯片设计者)越来越难以拥有和经营自己的芯片制造工厂。

而台积电认识到了这一点,虽然许多芯片制造商并没有开发芯片制造技术的能力和资金,但许多小型芯片制造商可以支撑起规模化的芯片制造,这使得仅从事芯片设计、研发、应用和销售的IC设计商成为了可能,这种公司也被称为“无晶圆厂”。

很多人在谈台积电和张忠谋的时候,总是在谈这是一种迫不得已而为之的做法,而忽略其华人血脉中的文化基因和渗透到骨髓的思维方式。

陈世卿,超级计算机领域的卓越成就

张忠谋比王安小十一岁,陈世卿比张忠谋小13岁。

1944年出生的陈世卿出生于福建南平一个普通的军人家庭,次年随父亲来台湾定居。

1980年代,美籍华裔科学家陈世卿就因在超级计算机领域的卓越成就而蜚声国际.而世事变幻,在美国对中国长达数十年的高科技封锁后,作为行业翘楚的陈世卿没有太多时间自我陶醉,他带着他的创意回到中国创业,挑战没有极限的超级计算机事业.

美国是全球IT发源地,而为美国开创IT盛世的人物中海外华人算得上首屈一指;在这批华人中,有两个人最为耀眼:陈世卿和王安。

王安因技术局限而公司破产,本人也抱憾而终;而陈世卿数十年不仅在技术上连连创新,且宝刀不老,从昔日的IT技术精英,转型为今日商界名流,并在国内新辟战场。

2005年,年龄似乎不是这位61岁的美国两院(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的障碍。

陈世卿带着最新创意前往深圳寻找商机时,有人联想到中国的“航天之父”钱学森。

当年,钱学森回到祖国效力,美国曾愿用几个师的军力作交换,如今,陈世卿的“回归”也让美国人扼腕叹息:“再也没有任何技术转移的方式所造成的影响比一位世界级专家带着他所有的知识离开更强烈、更深远。”

芯片中流

黄仁勋,NVIDIA公司(英伟达)创始人

蔡明介,联科发。台湾著名企业家,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MediaTek Inc.)董事长,台湾IC产业发展过程的见证者,国内IC设计业的元老级人物,在业界被誉为“IC设计教父”。

之所以把英伟达和联科发放在一起讲。

这是计算机中两个重要的芯片。英伟达GPU在图形计算方面站在世界的最高水平,在超算和人工智能时代,GPU的优势比重越来越大,虽然很多人对GPU停留在矿机的感知中。

在CPU领域的封杀之下,联科发可以独当一面,虽然联科发在很大程度上与“山寨”手机联系在一起。而大家熟知的魅族手机就是联科发的忠实用户。

蔡明介崇尚的“S曲线”思维模式,和太极图何其相像。

“S曲线是代表一个产品从发展初始阶段到最终阶段的曲线,对任何以研发为主的公司来说,S曲线不仅是一条所有人目光集中的战斗线,也是所有公司发展最重要的生命线。”“S曲线的X轴是时间,Y轴是市场普及率,也可以是产品功能演进速度。即使在S曲线中段才切入,只要掌握好技术、弹性、效率,不见得扳不倒大巨人,”蔡明介在《竞争力的探求》一书中写道。

至于黄仁勋的图形设计优势,恰好是汉字文化基因的优势。

杨致远,门户网站之祖

如何说杨致远呢?

当这个世界,还没有谷歌,还没有百度,网易,阿里,以及后来成立的一系列知名互联网企业之前,有一个影响全世界的门户网站,叫做:雅虎。

现在中国雅虎已经没有了,日本雅虎还在,就是一个类似网易的门户网站,也有邮箱服务。

如果不了解雅虎以及那个时代,那么对全世界互联网的发展是不全面的。

应该说,最早的门户网站中,雅虎是最成功的,也开创一个模式。

雅虎还投资了阿里,收购了红衣教主的3721等等。

雅虎还尝试做搜索,其实做得很好了,就是没有成功,也是有些莫名其妙,反正江湖有很多关于他的传说。

李彦宏,超链分析技术专利和搜索领域的江湖地位

说起搜索,不得不提一提百度创始人李彦宏,据说谷歌的创始人是李的学生。

在BATMFGX等互联网巨头中,李是最懂技术的。

他的专利以及相关的思维模式,全世界的主流搜索网站都会引用。

位于弗吉尼亚州的美国专利局总部档案库的一角,存放着几页看似毫不起眼的纸张。但如果拿出去拍卖的话,这几页纸将价值连城。因为其上记载着的,或将是全球最值钱的技术专利之一,正是它,催生了影响中国乃至世界的互联网公司——百度。

这一专利名为“超链分析技术”,其作者是百度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这份15年前毫不不起眼的专利,现在被业界称为当代搜索引擎的奠基石,它不仅为搜索引擎的大规模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更预言了当今世界搜索市场格局。世界逐渐因搜索而改变。

我们整理一下百度和谷歌的时间主线。

李彦宏反复论证这一理论的过程并整理成稿,最终于1996年正式提出“超链分析”概念。

1997年2月申请了“超链分析技术”专利。随后,李彦宏又通过论文著作逐步完善超链分析技术。1999年底,李彦宏回国,以超链分析为技术基础创建自己的搜索引擎公司——百度。

1998年4月在他回国创业前,李彦宏曾前往澳大利亚分享搜索前瞻技术,其中谷歌创始人佩奇和布林也在场。同年10月Google上线,这一年,谷歌还申请了PageRank的专利,但由于Pagerank与李彦宏申请的超链分析专利具有相似性,美国专利商标局3年后才获准谷歌的专利申请。

其实,互联网也就是思维模式的问题,一通百通。

以下就不赘述,因为基本上提到的IT名人,大家都耳熟能详。

我们所熟知的互联网IT名人

深圳企鹅,加速打破移动通信的垄断,提供免费的通信模式,早期的QQ和现在的微信,一统中国大陆互联网即时通信的江湖。当然其早期泛滥抄袭,这里不作讨论,主要是看其积极的奉献。

张小龙了解一下,朋友圈还发不发?

柳教父的联想,更像一家投资公司,和电脑组装公司。

王嘉廉,CA(国际联合电脑公司)创始人,1976年初创CA。经过十几年,该公司就已成为在全世界27个国家拥有近8000名雇员的跨国公司,跃居世界电脑软件市场的第二位。被称为是华人软件产业中唯一能和比尔·盖茨并肩挑战的人。2018年,CA公司为美国博通公司收购。

任正非,华为创始人,主要在通信交换机方面的建树,其雄心壮志进军软件系统的源代码领域,也是目前中国唯一能做出自己的电脑系统和手机系统的企业,近些年为美国大力封杀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

施振荣,Acer(宏碁集团)创始人,其实和联想组装电脑差不多,都是IBM玩剩的。

朱敏,赛伯乐公司董事长,1996年创立WebEx(即网讯),总裁兼CTO,是视频会议软件Zoom创始人。WebEx的技术被IT分析家称为“彻底改变了我们的通讯观念”的技术。2007年3月14日,思科以32亿美元收购了网讯(WebEx)。

袁征,山东人,Zoom创始人兼CEO,Zoom视频会议应用在疫情的时代背景下,市场迅速倍增。

郭台铭,鸿海精密创始人,富士康模式,比台积电还是有些差距,但是整合密集型代工模式,引进大陆,为大家熟知。

马云的阿里巴巴在互联网的成功,反向刺激西方世界对电子商务的开放。

张朝阳对中国的门户网站,起到一个示范和带动作用。

搜狐下面的做搜狗的王小川,是传统文化一个忠粉。

至于网易张磊,卖猪肉比较出名。

在BAT这些大佬之前,其实有一个对中国互联网起到开辟元年的企业,就是瀛海威和张树新,当时的光芒之耀眼,没有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是难以理解的。

公司有多个网站的好处(一个公司两个网站),公司有多个网站的好处(一个公司两个网站),公司有多个网站的好处,视频,百度,微信,第1张

红衣教主的360在为中国的PC提供免费杀毒的同时,促进了腾讯的产品生态和扩张模式。

雨林木风和番茄家园以及家园全家桶,则为大家提供免费版的电脑系统,为中国的庞大基数网民,奠定了厚实的根基。

乔帮主是对互联网免费模式非常理解的人,但是真正大规模的铺开,还得需要中国人来干这个事情。

对了,几乎是当下所有视频网站的始祖YouTube的创始人之一陈士骏(Steve Chen),是华裔美籍企业家,YouTube为全球最大视频分享网站。

写在后面

本文原是要讲述互联网IT业态里面,中国式思维和介入发展的方法论问题。

由于编制的知识局限性和世界观的天然缺陷,必定会有很多遗漏和错失,请指正!


【免责声明】:

本站所发布的一切资源仅限用于学习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本站信息来自网络,版权争议与本站无关。您必须在下载后的24个小时之内,从您的电脑中彻底删除上述内容。如果您喜欢该程序,请支持正版软件,购买注册,得到更好的正版服务。

【关于转载】:

本站尊重互联网版权体系,本站部分图片、文章大部分转载于互联网、所有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对文章中的任何观点负责、转载的目的只用于给网民提供信息阅读,无任何商业用途,所有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文章、内容、图片、视频)任何资料有侵权,先说声抱歉;麻烦您请联系请后台提交工单,我们会立即删除、维护您的权益。非常感谢您的理解。

【附】:

二○○二年一月一日《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第十七条规定:为了学习和研究软件内含的设计思想和原理,通过安装、显示、传输或者存储软件等方式使用软件的,可以不经软件著作权人许可,不向其支付报酬!鉴于此,也希望大家按此说明研究软件!

注:本站资源来自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和公司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处理!

-----------------------------------------------------------------------------------------------------------

【版权声明】:

一、本站致力于为源码爱好者提供国内外软件开发技术和软件共享,着力为用户提供优资资源。
二、本站提供的源码下载文件为网络共享资源,请于下载后的24小时内删除。如需体验更多乐趣,还请支持正版。
三、如有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利益的,请编辑邮件并加以说明发送到站长邮箱。站长会进行审查之后,情况属实的会在三个工作日内为您删除。
-----------------------------------------------------------------------------------------------------------


内容投诉
源码村资源网 » 公司有多个网站的好处(一个公司两个网站)

1 评论

您需要 登录账户 后才能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欢迎 访客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