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乡门户网站制作公司(新乡门户网站制作公司地址)

  漯河是张之洞带来的城市?!

  现在郾城区博物馆院内还保存着晚清时候开始修建卢汉铁路(卢沟桥至汉口)的窄轨钢轨,据说当年从沙河挖出来好几根,大部分都被河南省考古院运走了,剩余两根静静地躺在墙边,向我们诉说着有关袁世凯和卢汉铁路的美丽传说:说修筑卢汉铁路时,原计划从周口经过,袁世凯当时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他认为,铁路如果从周口经过,离他的老家项城太近,打起仗来,易遭兵匪之患,百里之内不得安宁。为了照顾老乡,袁世凯建议铁路西移一百里地从漯河经过。

  

  一、铁路走哪里压根都不关袁世凯啥事!

  在清代,漯河只不过是郾城县下面一个小土寨,名叫漯河湾,人口不过几千人,相当于现在的一两个行政村。

  但是周口(旧称周家口)可不一样,她是一个水旱码头,是河南四大名镇之一,是豫东最大的商品、货物贸易集散地,是豫东和京师的门户。当时河南省会就在周口的正北方,所以从汉口到周口、开封、安阳、北京,这是一条最直的也是最佳的路线,自古也是从南往北的官道。

  因此如果修建北京到汉口的铁路无论从哪方面来说,都应当从开封和周口经过,清代的开封可是河南巡抚衙门,是河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按理说京汉铁路应该从开封经过。名不见经传的郑县、漯河更没有优势。但是现实就给人们开了一个玩笑,卢汉铁路偏偏舍弃开封和周口,从郑县和小小的漯河穿过。

  周口人气不过,气不过就要找出气筒子,找替罪羊,这时候搞封建独裁复辟帝制的家乡人——袁世凯出现了,出于对独裁的憎恨和唾骂,把屎盆子都扣在袁世凯身上一点都不为过,谁教你个龟孙搞独裁,否则依据你洋务运动和改革的功勋,在中国历史上混个开天辟地第一个民主的总统和著名政治家、军事家、革命家、改革家一点不为过。

  

  其实1901年底袁世凯才接替李鸿章任直隶总督,当时卢汉铁路早已经在1896年勘测后确定了走向,1897年就开始修建了,袁世凯跟卢汉铁路压根就没啥关系。稍微有点联系的话,那就算袁世凯在1906年4月1日卢汉铁路全线通车之时,曾与湖广总督张之洞一起验收了整个工程,并将卢汉铁路命名为京汉铁路。

  从铁路修建一百多年的发展证明,缺乏铁路支持的周口相对于漯河远远落后了,用咱们漯河方言说:“日他怼那都不是一个档次了”。

  “自通商以后,有京汉、陇海两路之便”“向之航河转运者,均改集火车载运矣。贾鲁河上,帆航之盛,不可复观”“周口商务,因以重受打击,萧条日甚”,不少商务和商业人口陆续转入漯河,其传统大宗茶贸易“十减八九,茉莉园存者,今不过一二处”。周口的运销路线和贸易的终点市场也发生变化。京汉铁路通车前,周口贸易辐射豫东、南地区,以安徽阜阳、蚌埠为目的地,1906年,京汉铁路通车后,周口仍然保持一部分以蚌埠、镇江为终点的水运贸易,但大宗货物主要通过陆路或水路囤积至漯河,改由京汉铁路往南直达汉口,往北可抵京津地区。周口原有的贸易资源逐步西移到漯河。

  

  二、为啥要急于修卢汉铁路?

  既然漯河是铁路拉来的城市,那么我们要感谢是谁缔造了现在漯河的繁荣了?

  如同其他体现近代文明的新事物一样,铁路在中国的出现,经历了一个十分艰难的过程。阻力首先来自长期闭关锁国、封闭落后格局下的社会愚昧心理。光绪二年(1876 年),英商怡和洋行修建了一条仅长十余公里的上海——吴淞铁路,当地人民对此新奇之物感到十分惊惶,竟出资二十八万五千两银,将其购回拆毁。光绪六年(1880年),直隶提督刘铭传建议以北京为中心修筑铁路干线,遭到顽固派群起反对。

  中法战争以后,情况有所改变。“法、越事起,以运输不便,军事几败。事平,执政者始知铁路关系军事至要”。总理衙门将建筑铁路列入议事日程。甲午战后,空前的民族危机逼迫着中华民族必须发奋图强。清政府着眼于铁路经济价值考虑,加上西方列强瓜分中国路权的优患意识驱动,使其开始大规模的开展铁路建设。

  此后,李鸿章、左宗棠、康有为、曾纪泽、薛福成、马建忠、刘铭传等人先后提出自己的设想。当时李鸿章提出修筑津通铁路,因距离京师太近,有“资敌”、“扰民”和“夺民生计”的三大罪状,引起多数督抚的反对,就连咱们漯河本地两个朝中最大的官员,光绪皇帝老师——项城人高钊中、陕西道监察御使——舞阳人张廷燎也上奏章反对修建津通铁路。李鸿章身为直隶总督,从地理位置来讲,津通铁路在其所辖范围内,此路一旦修筑,必然使李鸿章势力大增。1878年薛福成在《创开中国铁路议》中提出,应该以北京为中心修筑三条干线:向西到太原,向南通开封,向东南达清江浦(今江苏淮安)。然后由清江浦向南连接苏、皖、赣,以至浙、闽、广。刘铭传则认为中国的“要路”应以北京为中心修筑:向南两条,一经山东到清江浦,一经河南到汉口;向北一条通盛京,向西一条连接甘肃。

  

  面对激烈的争论,清政府于1889年2月下令沿海、沿江各省督抚发表意见。而时任两广总督的张之洞独辟蹊径,上书建议缓办津通铁路,先修卢汉铁路。张之洞的高明在于经济与军事并重,他提出立即修筑自卢沟桥至汉口的卢汉铁路,并陈其有七利而无一害,如不近海口敌不可资;广开商旅之利;促进煤铁开采;方便漕饷之运;有利军队调动等等(《请缓造津通铁路,改建腹省干路折》节选:内处腹地,不近海口,无引敌之虑,利一。南北二千余里,原野广莫,编户散处,不如近郊之稠密,一屋一坟易于勘避,利二。干路袤远,厂盛站多,经路生理即繁,纬路枝流必旺,执鞭之徒,列肆之贾,生计甚宽,舍旧谋新,决无失所,利三。以一路控八九省之冲,人货辐辏,贸易必旺,将来汴、洛、荆、襄、济、东、淮、泗经纬纵横,各省旁通,四达不悖,岂惟有养路之资费,实可裕无穷之饷源,利四。近畿有事,三楚旧部,两淮精兵,电檄一传,不崇朝而云集,都下或内地偶有土寇窃发,发兵征讨,旬日立可荡平,征兵之道,莫此为便,利五。中国矿利惟煤铁最有把握,太行以北煤铁最旺而最精,然质最重,路最艰,既有铁路,则辇机器以开采,用西法以煎熔,矿产日多,大开三晋之利源,永塞中华之卮漏,利六。海上用兵,首虑梗漕,东南漕米百余万石,由镇江轮船溯江而上,三日而抵汉口,又二日而达京城,由卢沟桥运赴京仓,道里与通州相等,足可备河海之不虞,辟飞挽之坦道,而又省挑河剥运之浮縻,较之东道王家营一路,碍于黄河下流者办理最有把握,利七)。

  慈禧太后对张之洞的奏折大力支持,一方面是因为张之洞缓建津通路的建议、修筑卢汉路的方式,满足了顽固派的要求;另一方面是西太后不愿看到李鸿章北洋势力扩大,采取“抑李扬张”的策略,以扶持张之洞来牵制李鸿章,这也是张之洞能够在封疆大吏中迅速崛起的一个重要原因。张之洞修建卢汉铁路的建议很快得到清政府的采纳,结束了持续十余年的铁路问题之争论。

  

  三、卢汉铁路到底要走哪里过?

  后来张之洞移督湖广,其直接原因与晚清铁路事业的开拓密切相关。清廷调之洞离粤至鄂,本意即在委他督办卢汉铁路。

  所以张之洞,一个小个子大胡子、“遇事敢为大言”的河北南皮人,被孙中山誉为“不言革命的大革命家”,是他改变了漯河和周口这两座城市百年的命运。

  在《请缓造津通铁路,改建腹省干路折》这道著名的“撬动”历史铁轨的重要奏折中,张之洞早早就设计了卢汉铁路的具体线路:从保定、正定、磁州南下,经“彰(今安阳)、卫(今新乡)、怀(今焦作)等府”,在荥泽口以上,“择黄河上游滩窄岸坚经流不改之处,作桥以渡河”。过黄河后,则“由郑(今郑州)、许(今许昌)、信阳驿路以抵汉口”。看到没有,就张之洞这句话造就了大漯河,把正处于新郑、许昌、信阳的线路上的小漯河拉上了现代化进程的快车道上。

  因为从张之洞设计的具体线路看,他把黄河桥看作修筑卢汉铁路最紧要的环节,整个设计思路都以此展开,大约在当时的技术和资金条件下,他不得不做这样的考虑。而黄河桥选址的原则定下来以来,当时的河南省会开封就被他轻轻放过了。开封一带的黄河,是著名的悬河,被称为黄河的“豆腐腰”,如果选择从开封建桥,则不但建桥投资大,建成后的风险也非常大。

  

  从这道奏折看,张之洞对黄河相当了解,荥泽口是当时著名的黄河渡口,位于郑州人说的“邙山头”附近。黄河在孟津县会盟镇流出峡谷之后,南岸有黄土堆积的邙山相随相伴,孟津以下,洛阳、偃师、巩义、荥阳,都有土质坚硬的邙山作为河道的天然屏障,直到郑州郊区距花园口不远的地方,邙山才戛然而止,这里就是俗称的“邙山头”,从这儿向东,是黄河南岸大堤的起始点。张之洞所说的“滩窄岸坚经流不改之处”,指的就是邙山头,正是有了邙山头,张之洞设计的卢汉铁路线路才拐了一个弯儿从郑州经过。可以说,正是邙山头的存在,才让历史眷顾郑州,成就了许昌、漯河、信阳等沿线城市的繁荣。

  

  1896年6月,张之洞委派湖北大挑县知县王廷珍勘测这些线路。中国铁路总公司成立后,盛宣怀派美国铁路工程师尔立枢(李治)、柏许等三人查勘自汉口码头起至黄河南岸过渡处的线路。张之洞认为“事关巨工创始,考求不厌精详”,会同盛宣怀等于1897年2月查勘后,后来又组织查勘了一次。1897年6月4日,他派汪乔年并加派候选县垂法文翻译陈庆平会同比国洋工程师海沙地、洋书记博嘉甫等,自汉口通济门外起,勘至保定省城铁路交接处止,正式确定了现在的路线。

  1897年4月,卢汉铁路卢沟桥至保定段开工建设,1899年2月竣工,全长132.7公里。1898年,汉口至保定段开工建设,由汉口向北,保定朝南,相向而修。

  1899年秋,卢汉铁路在漯河境内全面动工,沙河以北小高庄至沙河河堤路基和沙河南从源汇寨东门至干河陈东头的路基很快完成。车站设计在现在的七中院内,铁路大桥建在老虎滩西端,到了1900年夏天沙澧河水暴涨,两河洪水相逢把新建大桥冲垮,后来为了躲避两河相交的急水头,遂将铁路桥位置东移800米(今址)。由于铁路桥东移,路基也跟着北线从郝家台直接向南,在走了一个圆弧之后,通过铁桥,往南而去,在万庄西面,设立郾城车站(1950年改为漯河火车站)。

  

  经过八年的艰苦施工,1905年9月铺轨完成,1906年4月1日,全线通车。京汉铁路全长1200公里,工程难度较大,隧道工程两个,总长663米,桥梁超过百尺者达13座,总计长4129米,尤以黄河铁路桥难度最大。当时国人评价京汉铁路时说:“此路跨越三省,三千五百余里,历时七八载,事非经见,工非素习,卒能一气贯通,畅行无阻,诚为开物成务,致富强之绝大基础。”

  袁世凯是清末新政的领袖之一,思想颇为解放,修铁路、办新式学堂、选派留学生都是他极力举荐之事,他死后就安葬在安阳市洹水北岸之太平庄,西面紧依京广铁路,所以铁路阻碍项城风水一说自是滑稽之谈。

  张之洞是洋务运动的领袖人物,为中华民族重工业、轻工业及近代军事的发展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张之洞创设工厂的巨大资金采取“中饱”、“私规”的方法进行募集(如抽签捐款),又得罪了当地富商。另外,所到之处,建设很多,人称“财屠”,与袁世凯(喜好打仗,人称“人屠”)、岑春煊(喜好弹劾官吏,人称“官屠”)并称“清末三屠”。

  但是他兴建的京汉铁路打破了仅依赖于水道与驿道的传统交通网络格局,漯河从此迈入了火车、轮船齐发,水陆连运时期。

  卢汉铁路改变了小小漯河寨的发展,我们每个漯河人都是这条铁路的受益者,感谢张之洞,谢谢他给了漯河的生命,也赐予了你和我的生活。

新乡门户网站制作公司(新乡门户网站制作公司地址),新乡门户网站制作公司(新乡门户网站制作公司地址),新乡门户网站制作公司,第1张

  

  题外话:

  舞阳人张廷燎历任陕西道监察御史,两广布政史,慈禧宫廷传本御史。1889年作为清礼科给事中张廷燎上奏了《关于修建芦汉铁路黄河桥有关事项的奏折》,这是咱们漯河人参与卢汉铁路修建的最主要人物,这其中黄河桥址的确定决定铁路具体向南要走当时郾城县的哪个村,可惜没有奏章的详细内容,无法更细的研究黄河桥确定问题。宣统元年(1909),张廷燎任洛潼铁路公司驻汴总理。是近代我国铁路建设的积极倡导者和组织领导者。民国元年(1912)9 月,洛潼铁路公司召开股东年会,准予张廷燎辞去总理职务。

  谁有更详细关于张廷燎与铁路的资料请提供一些,特别是他开始反对修铁路,最后为啥积极参与修建铁路?

  参考资料:

  《张之洞全集》

  《张之洞与卢汉铁路》

  《郑县”传奇——郑县火车拉来的个身份》

  范子文《郾城京汉铁路发展史》

  《京汉铁路与近代漯河城市的初兴》

  文图作者:赵永胜 授权漯河圈儿发布

  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

  

1、本网站名称:源码村资源网
2、本站永久网址:https://www.yuanmacun.com
3、本网站的文章部分内容可能来源于网络,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进行删除处理。
4、本站一切资源不代表本站立场,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本站一律禁止以任何方式发布或转载任何违法的相关信息,访客发现请向站长举报
6、本站资源大多存储在云盘,如发现链接失效,请联系我们我们会第一时间更新。
源码村资源网 » 新乡门户网站制作公司(新乡门户网站制作公司地址)

1 评论

您需要 登录账户 后才能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欢迎 访客 发表评论